深圳【切换】

B北京

S深圳

S上海

咨询热线:13249445373
成功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 经典案例> 遗嘱和遗赠一样吗?遗产继承的时间期限是多久?
婚姻知识

遗嘱和遗赠一样吗?遗产继承的时间期限是多久?

发布时间:2023/04/06 作者:深圳家理律师事务所

  遗产继承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很多人都要经历过遗产继承这件事,或者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对于遗产继承的期限有疑问。

      一、遗嘱和遗赠一样吗?

      遗嘱和遗赠不一样,当二者同时存在时,遗赠的效力大于遗嘱。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区别:

     (1)主体不同。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都属于公民);后者的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不限于公民)。

  (2)   两者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遗赠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而遗嘱继承人不但享有接受遗产的权利,同时还须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

  (3)  权利的接收、行使的方式不同。遗赠受领人应当在知道遗赠的内容后的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遗赠受领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以后,遗产处理以前,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的,视为接受继承。

  (4)  获得遗产的方式不同。遗赠受领人不直接参与遗产分割,只能从遗嘱执行人或法定继承人处获得遗产;而遗嘱继承人要直接参与遗产分配。

  (5)  最后,遗嘱人可以在遗嘱中指定候补继承人,而在遗赠中则不能指定候补的遗赠人。

   二、法律规定了受遗赠人的接受期限。

  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三、《民法典》规定了受侵害继承权请求法院保护的时限。

  对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然而,在继承开始后超过20年的,不能再提起诉讼。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受遗赠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接受遗赠,其继承权将不再受法律保护;如果受遗赠人知道或应该知道他的继承权受到侵犯而不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则失去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的权利。

  在遗产继承的过程里,发生纠纷、遇到麻烦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遗产继承本来就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在加上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通常继承人都不是只有一个,所以相互之间需要协商处理。在处理不好的时候,建议大家及时咨询遗产继承律师,尽早将遗产继承办理完,否则拖得时间越长,可能越不好解决。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