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切换】

B北京

S深圳

S上海

咨询热线:13246766485
文书下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书下载 > 婚姻普法> 拆迁房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认定与实务指引
婚姻知识

拆迁房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认定与实务指引

发布时间:2025/07/29 作者:家理律师事务所

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屋拆迁补偿引发的财产纠纷日益增多。对于拆迁房是否构成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需结合法律规定、取得时间及具体情形综合判断。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进行专业解析,并提供实务建议。

一、核心认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存在两种例外情形:一是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指定归一方所有;二是具有人身专属性的补偿款项。适用于拆迁场景时,关键在于判断被拆房屋的来源属性和拆迁利益的取得方式。

若原被拆迁房屋系婚前个人财产(如一方婚前全款购买),则对应的拆迁补偿通常仍属个人财产。例如甲男婚前独有的宅基地上房屋因征收获得安置房,该房产应认定为甲的个人财产。反之,若被拆房屋为婚后共同建造或购买所得,则拆迁利益自然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二、复杂情形处理规则

  1. 产权调换型补偿
    当采用“拆一还一”方式进行产权置换时,新安置房的权属取决于被拆房屋的所有权性质。若被拆房属夫妻共有,则新房亦为共同财产;若被拆房登记在一方名下但建造于婚后,可能需结合出资贡献度等因素综合判定。

  2. 货币补偿再购房
    使用拆迁款重新购置的房产,其性质随资金属性转化。如拆迁补偿金本身属于共同财产,用该资金购房则新房原则上亦属共有。但当事人可通过书面约定改变法定归属。

  3. 添附因素考量
    部分案例中,虽然基础房源于个人财产,但在拆迁过程中享受了按户计算的人口安置政策(如给予每位家庭成员一定面积指标),此时新增面积部分可能被认定为对家庭成员的补偿,从而具备共有性质。

三、风险防范建议

  1. 前置协议约定
    建议在拆迁前通过婚内财产协议明确约定拆迁利益的归属,避免日后争议。协议可规定特定房产归一方所有,并补偿对方相应价值。

  2. 证据固定保存
    妥善保存被拆房屋的权属证明、拆迁协议、付款凭证等材料,尤其注意标注资金来源(个人财产/共同财产)。对于口头承诺,应尽快转化为书面文件。

  3. 动态权利登记
    取得安置房后及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确保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与真实权属状态一致。如需变更登记,应及时完成过户程序。

综上所述,拆迁房的财产性质并非一概而论,需结合被拆房屋来源、补偿方式、政策因素及夫妻间约定进行个案分析。通过事前协议安排、证据保全和规范登记,可以有效预防潜在纠纷,实现权益保护与家庭和谐的双重目标。

精彩推荐